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啥意思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它包括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收入。具体来说,居民可支配收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工资性收入 :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
2. 经营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即全部经营收入扣除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后的收入。
3. 财产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收入。
4. 转移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得到的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扣除转移性支出后的收入。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用来反映居民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计算公式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 / 常住人口数```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及经济福祉,通常与生活水平成正比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工资收入有何不同?
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详解
如何查询居民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