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含泥量
石子的含泥量是指石料中小于0.075毫米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以及4.75毫米以上的泥块颗粒的含量。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石子的含泥量要求如下:
1. 国家标准《建筑用砂》规定 :
砂子含泥量公式为:Qc = (G0 - G1) / G0 × 100%。
其中,G0为试验前砂子的烘干质量(克),G1为试验后砂子的烘干质量(克)。
2. GB/T 14685-2011标准规定 :
一类石子含泥量≤0.5%。
二类石子含泥量≤1%。
三类石子含泥量≤1.5%。
不同强度混凝土对石子含泥量要求不同,例如:
C60以上混凝土要求石子含泥量≤0.5%。
C55~C35混凝土要求石子含泥量≤1.0%。
C30以下混凝土要求石子含泥量≤2.0%。
3. 特殊要求 :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不应大于1.0%。
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泥量可提高到1.5%。
泥块含量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
建议
在实际工程中,选择石子时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严格控制含泥量,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若混凝土有抗冻、抗渗等特殊要求,应更加严格地控制石子的含泥量,必要时需进行额外的试验和评估。
测定含泥量时,应采用标准的方法和设备,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石子含泥量如何测定?
不同强度混凝土对石子含泥量的要求?
如何选择含泥量合适的石子?